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ESMO大会上,一场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主持,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海伦·迪勒家族综合癌症中心Hope S.Rugo教授、澳大利亚圣文森特医院金霍恩癌症中心Elgene Lim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文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惠平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曾德教授等国内外乳腺癌大咖展开的现场圆桌讨论,针对CDK4/6i后时代的精准治疗策略,分享了来自东西方的最新前沿进展和诊疗经验。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02
CDK4/6i经治患者
基因组特征指导的精准治疗策略
胡夕春教授:Elgene Lim教授,您是一名肿瘤内科医生,同时也花费了很多时间进行临床科学研究。能否请您概述一下CDK4/6i经治患者的基因组特征?
Elgene Lim教授:ER阳性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内分泌治疗对肿瘤产生的选择压力,导致耐药性问题。ESR1突变是导致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约40%的患者存在此类突变。当然,还有很多复杂的机制可以导致内分泌耐药,包括PAM通路以及其他不可靶向的通路突变。因此,内分泌治疗应聚焦于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或肿瘤依赖ER信号的患者,不敏感的患者需考虑其他靶向治疗,而何时进行基因检测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检测的时机和敏感性同样重要。PIK3CA等PAM通路突变可在初诊时的原发肿瘤中检测,但ESR1突变检测需在内分泌治疗后进行,因其通常发生于内分泌选择压力之下。ctDNA检测虽具优势,但对低肿瘤负荷患者的敏感性低,导致假阴性结果。因此,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时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胡夕春教授: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对于了解具有可用于靶向治疗的分子靶点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或可能性很感兴趣,我们是否拥有相关的数据?
Elgene Lim教授:如前所述,内分泌经治患者的ESR1突变率约为40%,经过多重治疗的患者突变率可能更高。PIK3CA/AKT1/PTEN通路突变率较高,约为50%,其中PIK3CA突变约占30%~40%,其次是相对少见的AKT1突变和PTEN缺失。基因检测需考虑特定的检测panel。合理的panel可以提高检测的成本效益。
Hope S.Rugo教授:我对本次ESMO大会关于转移性乳腺癌体细胞BRCA突变研究颇感兴趣。临床中,PIK3CA突变相对保守,大家是否在体细胞中观察到PIK3CA突变?体细胞BRCA突变大多为获得性突变,并且在乳腺小叶癌中较为常见,PARPi(目前主要用于胚系BRCA突变)也是此类体系突变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