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ESMO年会于10月20日至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举行。本次ESMO大会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有两项研究入选壁报展示。肿瘤瞭望特邀郭晔教授进行现场采访,为临床医生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临床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年ESMO年会于10月20日至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举行。本次ESMO大会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郭晔教授有两项研究入选壁报展示。肿瘤瞭望特邀郭晔教授进行现场采访,为临床医生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临床研究现状的思考与展望。
01
肿瘤瞭望: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今年ESMO大会有了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也恭喜您的两项研究入选今年ESMO大会的摘要,能否请您谈谈这两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临床意义?
郭晔教授:我们这项研究主要是针对一种代号叫做MRG003的ADC药物,该药物已经在国内开展了一段时间的临床研究,经过I期的爬坡试验以后,在本次ESMO会议上公布了两项重要的II期临床实验结果,我们中心牵头所做的主要是针对头颈部鳞癌的II期临床实验,有幸被大会选为壁报进行交流。
这项研究主要是选择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特别是免疫治疗或者包括顺铂在内的化疗失败的患者接受两个剂量组MRG003的挽救治疗,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超过了30%,且对于既往仅接受过免疫治疗和铂类药物化疗失败的患者,整体缓解率超过40%,并表现出了较高的无进展生存率。基于这项研究结果,我们目前正在国内开展针对MRG003对比西妥昔单抗靶向治疗或者甲氨蝶呤单药化疗的III临床研究,未来希望这项MRG003对比西妥昔单抗或者甲氨蝶呤单药化疗用于头颈鳞癌后线治疗的临床实验能够获得成功,为一线免疫治疗以及化疗失败的头颈部鳞癌患者提高更多的临床证据。
同时在今年头颈部肿瘤专场的口头报告中,MRG003也由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韩非教授报道了基于鼻咽癌的队列,提示MRG003在鼻咽癌的队列中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缓解率,相关的III期随机对照实验也正在进行当中。应该说在目前治疗头颈部鳞癌的临床实验中,MRG003是未来最有希望获批的新药。
02
肿瘤瞭望: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迅速发展,开启了肿瘤靶向治疗的新篇章,您如何看待ADC药物的发展浪潮和治疗前景?
郭晔教授:ADC药物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靶向化疗。过去的3~5年间,ADC药物已经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个瘤种中获批,未来还将面向更多的肿瘤,包括膀胱癌、宫颈癌领域等,许多不同的ADC药物都已经在国外获批。
就整个研发前景而言,ADC药物和免疫治疗将会成为一对很好的组合,主要是因为这两种药物首先从机制上来说具有比较强的协同价值,同时这两种药物本身不存在相互叠加的不良反应,为未来在多个癌种的一线治疗以及后线治疗中联合PD-1单抗和不同类型的ADC药物奠定了很强的理论依据。
今年ASCO最为惊艳的研究是在晚期泌尿上皮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中,采用针对Nectin-4 的ADC药物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取得了相较于既往标准化疗近一倍的整体缓解率、无进展生存以及总生存,体现出这类组合极强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在晚期泌尿上皮肿瘤的一线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成功。
头颈部鳞癌目前的一线治疗也已经演变为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者联合化疗,而未来这类ADC药物很可能会在单药的基础上产生更强的协同效应,其次ADC药物整体的毒副反应跟化疗相比也具有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个人也非常看好未来ADC药物在头颈部鳞癌一线联合免疫治疗的表现。
当前研究最为前沿的就是我刚才介绍的MRG003药物,此外针对Nectin-4的代号叫简称EV的ADC药物事实上已经在去年进行报道,在头颈鳞癌中单药应用已经取得了约25%的整体缓解率,未来将其与PD-1药物联合应用于头颈鳞癌的一线或者后线治疗也是非常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03
肿瘤瞭望:本次大会公布了诸多最前沿的肿瘤学术进展,头颈肿瘤专场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研究盛况,请问您重点关注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有哪些呢?对于国内研究学者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何启示意义?
郭晔教授:应该说今年头颈癌领域在ESMO会议上没有非常亮眼的临床研究出现,且唯一报道的大型三期研究也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结果。令我比较印象深刻是在Mini Oral的口头报告中报道的纳武利尤单抗作为挽救性手术头颈癌患者维持治疗的单臂研究。临床有部分头颈部肿瘤患者在复发以后会接受挽救性手术治疗,而这些患者一线治疗以后大多已经接受了局部辅助放疗,因此在挽救性手术以后,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针对这部分患者采用单纯的免疫治疗首先具有比较好的耐受性,因为患者接受两种手术以后往往生活质量和一般情况都比较差。再者之前同样有一项主要针对口腔癌的研究已经表明,挽救性手术以后一年的纳武利尤单抗维持治疗显示出优于历史对照的生存数据。
今年ESMO报道的肿瘤类型包括口腔癌和其他下咽癌同样验证出了类似的结果,我认为这两项前瞻性II期研究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为未来针对挽救性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在随机背景下是否能取得生存获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两项研究对于国内的临床实践也非常有价值,因为在国内最常见的头颈肿瘤就是口腔癌,而口腔癌患者是有更大的机会去接受挽救性手术的群体,因此这两项研究以及未来可能开展的随机对照研究都可能对国内接受挽救性手术的头颈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